来源:青春*石
入冬以来,随着气温降低,身边感冒发烧的人们越来越多。
这几日,小青发现很多网友都在转发一则“EB流感严重”的“卫生局通知”。
该“通知”称,“这次的EB流感很严重,有预防的方式,就是要保持喉咙黏膜的湿润,不能让喉咙干燥,因此一定不要忍耐不喝水,喉咙的黏膜干燥,在10分钟内病*就能入侵体内。”
对此,北京市卫健委、杭州市卫健委与天津市卫健委在接受采访中均表示,未曾发布过网传信息,网传的“EB流感”系谣言。
究竟是怎么回事?关于流感还有哪些误区?流感高发期,家长能做些什么?
EB流感?不存在的!“EB”与“流感”是两码事
记者1月4日就此事进行了采访,相关专家回应称:这是谣言,因为EB流感并不存在!引起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为流感病*,主要有甲型H1N1流感病*、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乙型Yamagata系流感病*和乙型Victoria系流感病*,并不存在EB流感。
事实上,EB只是一种常见病*,属于疱疹病*家族一员,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多为散发病例。在全世界约有80%至90%成年人感染过EB病*,初次感染一般发生在10岁以前,儿童期感染通常没有症状,但若初次感染发生在青年时期,约50%至75%可发生典型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其致病性不高,传染性不强,也并不难治。大家完全不用如临大敌。
虚假“通知”医学错误众多
此外,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王一民也具体指出了该“通知”中的五大错误:
错误一:流感压根就没有EB型,只有甲、乙、丙、丁四型,其中甲、乙型为人常见感染类型;错误二:流感预防靠喝水没用,靠熏醋和食疗也没用。最重要的预防是疫苗接种,是减少流感高峰季节人群密集地方驻留,如果需要到密集地区要佩戴口罩,注意手部卫生,规范咳嗽礼仪;错误三:流感不是儿童居多,儿童,老人,孕产妇,慢性基础疾病的病人都是高危,应该十分注意并重视,强烈建议上述人群接种疫苗;错误四:流感病*的传染需要一定过程,不会十分钟进入体内,文中的“十分钟”不真实;错误五:反季水果不“背锅”,和流感无关,可正常食用。
EB病*感染和流感各有什么特点?
EB病*感染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传染源是感染EB病*的人,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比如接吻、咀嚼食物喂食等。
感染EB病*后,婴幼儿常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症状很轻;青少年则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又叫“接吻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咽峡炎、肝脾肿大、皮疹、神经系统症状等。大约一半的人会伴有乏力、头痛、鼻塞、恶心、食欲减退等症状。
此外,慢性EB病*感染,在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很可能会引发儿童淋巴瘤等多种肿瘤的发生。
相较之下,流感的传染性就强多了,容易引起周期性暴发性流行。
流感病*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就可以经飞沫传染给别人。流感的临床表现较为严重,可出现突然的畏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婴幼儿或老年人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还可能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
此外,流感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通常发生在冬春季,由于这种流感病*容易变异,所以即使是患过流感的人,当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仍然可能会感染。
流感和EB病*的预防及治疗方式大相径庭
大多数的EB病*感染后不需要治疗,也不需要隔离,能自己恢复,当然,目前也没有特别有效的针对EB病*感染的特效药物。如果病情控制不佳,需要对症治疗,比如高热时需要使用退烧药,出现瘫痪、血细胞生成障碍等症状时,可以用激素治疗。
EB病*感染的预防主要在于避免与EB病*感染者的口腔、鼻咽部分泌物接触,所以不要用口对口的方式喂食婴儿。
对于流感,早期(发病48小时内)需要使用抗流感病*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治疗,以减轻病情和缩短患病时间,但需要医生处方方可使用。
不过,虽然没有“EB流感”,但事实上,流感确实是有呈上升趋势!
最近,多地进入了流感高发季。全国多个城市数据都显示,年12月中旬过后,流感活动度开始快速上升,门诊呼吸道感染患者开始增加,流感的流行逐渐进入高峰期。
北京市近期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北京流感病*活动度进一步增强。年12月24日-12月30日期间,医院门急诊就诊人员中流感样病例百分比占2.78%,比此前有所增加。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根据每年监测数据显示,北京市的流感高峰是在12月-1月之间。
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流感活动度将会继续维持在高水平,由流感病*导致的流感病例将会增多,预计将持续至今年1月中下旬。
流感高发期,家长应该注意什么?
孩子的身体健康一直是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当下正值流感高发期,家长们应该如何做好孩子的防护工作?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要分清流感和感冒的区别
普通感冒临床症状常集中表现为上呼吸道不适,主要有鼻塞明显、咽痛咽痒、咳嗽流涕等,偶尔表现为低热和头痛。普通感冒的传染性有限,很少出现家庭、社区、集体单位的聚集,因此较少有大小孩老人接二连三发病的情况。
流感的临床表现则以持续的高热(≥39℃,持续3~4天)、明显的全身肌肉酸痛、乏力为主,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简单点来说,得了流感,是“整个人感觉都不好了”。由于流感病*高度变异、人群难以产生持续稳定的免疫屏障,因此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很容易出现人群聚集。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孩子感染流感?
1、提高孩子自身抵抗力
教育孩子一日三餐规律进食,主食、蔬果和禽鱼肉蛋的比例为3:2:1。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喝水,加强锻炼,注意保暖和增减衣服,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身抵抗力,降低感染流感的几率。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触摸眼睛、鼻或口腔后、外出回家后要洗手;尽量用洗手液或肥皂、流动水洗净。
3、远离传染源
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避免前往人多拥挤或空气流通不佳的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前往人多场所时需要佩戴口罩。
孩子感染流感后,家长应该怎么做?
1、发现孩子被感染医院就诊,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当病情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严重呕吐等变化时,应及时治疗。
2、让孩子充分休息,多喝水,注意饮食营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3、家里应该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当医院就诊时,应同时做好流感患儿及自身的防护(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5、应尽可能相对固定1名家庭成员照顾患儿,并注意加强个人防护,近距离接触患者时,应戴口罩,其他家庭成员应尽量减少与流感患儿的接触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