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开学后是手足口病的高峰期,每年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如何辨别与治疗?幼儿园在疫情期间,防控的关键措施有哪些?昨日,市疾控中心进行了解读。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感染引起的,该病传染性很强,5岁以下儿童普遍易感,传染源为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有传染性的物品为患者皮肤疱疹液或黏膜疱疹液、咽喉分泌物,患者排泄物(粪便、分泌物)污染的手、玩具、食品、食具、衣物被褥等。
该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急性起病,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手足部位没有皮疹或疱疹;或有的病例初诊时未发现咽峡部疱疹,仅有扁桃体脓性渗出而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或因初诊时未发现咽峡部疱疹也无扁桃体肿大、脓液渗出、诊断为口腔溃疡、上呼吸道感染,但会在同一个班级同一个周期(7-14天)内出现传染性的特点。
疾病发生后,治疗以居家隔离对症支持疗法为主,绝大多数患者多在一周内痊愈,病程一般为7-10天,预后良好。但有少数病例没有及时警惕和发现,易发展成危重症病例,极易导致死亡。避免危重症病例,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接种EV71疫苗和早发现、早治疗。
幼儿园在疫情期间,防控关键措施有哪些?市疾控中心提醒,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晨午检,增加次数,同时建议利用压舌板便于发现咽峡部深部疱疹,警惕发热和咽喉部红、扁桃体肿等症状。
2.做好因病缺课追踪,警惕“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
3.做好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