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7月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节,随着夏季来临,除了天气越来越热,病*也按捺不住进入爆发期!一起来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柯萨奇A组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四季均可发,以春夏季为主。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01.
病程表现
1.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在大量复制
2.疾病流行期(3-10月),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颚黏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提示:患病期间,家长要随时监测孩子体温,可使用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烧药,防止高热惊厥。
02.
症状区别
疱疹性咽峡炎是手足口病吗?
手足口病必须是嘴里、手上和脚上都起疱疹,而疱疹性咽峡炎只有嘴里有疱疹。
会传染吗?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以粪-口、接触和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
注意隔离
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在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两周时间,和手足口病的法定隔离时间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同时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为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03.
如何护理
由于咽峡部小泡破溃后形成溃疡,造成进食水困难,保证液体入量难度增加。补充液体的办法有:给孩子喝偏凉的凉奶或水,少量多次,预防脱水,帮助身体恢复。
04.
积极预防
虽说疱疹性咽峡炎具有很强的传播性,但只要做好前期预防措施,同时加强锻炼,健康饮食,增强孩子的抵抗力,那就可以预防。
保健老师支招
暑假即将来临,夏季天气炎热,各种细菌、病*生长繁殖快,水源食物、环境容易受污染,是各类传染病容易发生的主要原因。幼儿暑期在家请注意以下几点:
#1
■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脸,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食物,不吃苍蝇叮过、蟑螂爬过的食物,生吃瓜果要洗净去皮,不贪吃冷饮冷食,不生吃水产品。注意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喝开水,饮水用具定期消*,保证饮水安全。
#3
■空气流通:为了预防病*通过空气传播,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良好的通风可以消除80%的自然菌,所以自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至关重要。
#4
■加强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保证足够的营养,以增强自身免疫力。
#5
■加强锻炼:注意日常体质锻炼,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6
■合理作息:保持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尽可能不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
#7
■及时发现、及时就诊:如觉身体不适应立即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如有确诊为传染病的幼儿请及时与班级教师联系,注意在家做好隔离措施,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不串门不去公共游乐场所。
文字编辑:张怡雯、章庆芳(审核)
图文排版:张怡雯
推荐供稿:四季艺术幼儿园后勤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