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ScarletFever)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发热、咽峡炎、弥漫性皮疹、继而脱皮。其传染源是患者和健康带菌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细菌。
猩红热的病原为革兰染色阳性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该菌在体外的生活力较强,在痰液、脓液和渗出物中能生存数周,在60℃30分钟、碘酊中15分钟可以灭活。
猩红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季的4-5月、冬季的11-12月多见。发病年龄以3-8岁小儿为主,6个月以内婴儿因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力,故很少发病。由于易感人群较为集中,猩红热疫情多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小学。
不同类型猩红热的常见症状?
本病潜伏期,即感染、但未发病的时间:1~7天,一般为2~3天。以下分三种型叙述本病的症状:
1、普通型:大多数患者属于此型。
1)发热:本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热多为持续性,体温可高达39摄氏度左右1]。体温.上升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怕冷、口唇苍白、全身哆嗦、精神差等表现。
2)咽峡炎:本病常见症状之一,具体表现为咽痛、吞咽痛等。
3)皮疹:发热后24小时内出现皮疹。本病典型的皮疹为皮肤.上均匀分布的.红色丘疹,压之褪色,伴有痒感。在腋窝、肘窝、腹股沟、膝盖和颈部等皮肤褶皱处,皮疹密集或由于摩擦出血呈紫色线装,称为“线状疹”(又称Pastia线、帕氏线)。
4)口唇苍白圈:部分患者脸部充血潮红,口鼻周围周围充血不明显,相比之下显得发白,仿佛一个环形,故称为“口唇苍白圈”。
5)草莓舌、杨梅舌:疾病初期部分患儿的舌头由于充血成鲜红色,且表面凹凸不平,并覆盖着一层白色的舌苔,故称为“草莓舌”。2~3天后白苔开始脱落,舌面呈肉红色,故称为“杨梅舌”。
6)皮肤脱屑:皮疹消退后出现皮肤脱屑,皮疹密集处尤为明显。
7)其他症状:患者还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等。
2、脓*型:目前罕见
具体表现为咽峡部溃疡、耳痛、鼻塞、流涕、面部或头痛疼痛,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3、中*型:*血症明显、病死率高,目前很少见。
具体表现:
●高热(体温超过39摄氏度)、头痛、剧烈呕吐,甚至神志不清、心悸、胸闷、休克等。
●休克时患者会出现呼吸浅而快、精神差、意识模糊等表现。
●外科型:指病原菌从伤口或产道侵入而致病的患者,一般症状较轻。
●表现为发热、皮疹等。
●皮疹一般首先出现在伤口周围,然后向全身蔓延。
猩红热的治疗
1、一般治疗
1)注意休息
2)咽痛明显者: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温盐水漱口
3)多饮水,给予易消化和营养丰富的食物
4)高热退热药处理
2、早期抗生素治疗
早期治疗可缩短病程,防止并发症,尤其对预防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1)首选青霉素类
2)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头孢菌素
3)不宜选用大环内酯类和克林霉素:由于链球菌对其耐药性明显增强
3、中*型及脓*型猩红热
1)密切监护,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大剂量青霉素
3)肾上腺皮质激素
4)必要时可给予静脉丙种球蛋白
5)发生休克,给予抗体克治疗
猩红热作为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容易在学校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引起暴发的,尤其是在发病率和发病数一直呈上升趋势的近些年。
如果你不幸感染了猩红热,医院就诊医治之外,还请老老实实在家休息不要去上班或者上学,当然最重要的是请遵循医嘱,按时用药,等待身体的康复。
值得一提的是,GAS的抗生素治疗是比较有效的,因为研究发现GAS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处于较低的水平。
来源:丁香园、医脉通、知乎、腾讯医典
END精彩推荐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