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幼儿园
预防疱疹性咽峡炎保护幼儿健康
亲爱的大朋友们:
天气逐渐转热,病*也开始肆意流行,近期疱疹性咽峡炎到了高发期。虽然疱疹性咽峡炎暂时还没有列入传染病,但是它的传染性同样很强,家长千万别掉以轻心,我们要加强孩子的日常护理,防范于未然。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了解这种传染病,以便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1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由肠道病*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小儿。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
2
病程表现
1.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在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3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如何区分
4
如何预防
#园所预防#
对于疱疹性咽峡炎这类的传染病,幼儿园保健老师和班级教师要双管齐下,以预防为主开展各项应对工作。保健医生和保育员是班级传染病预防的主要执行者,在平时工作中,可从三方面入手: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抠鼻、不揉眼、不吃手等。
■做好班级卫生消*工作,如灭蚊蝇,高温消*幼儿入口物品,利用日光、消*灯、消*剂消*幼儿所有接触到的物品等。
■每日晨检要仔细检查幼儿的身体情况,如若幼儿出现疑似病症,要暂缓入园,送医确诊,避免进一步传染。
#家庭预防#
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生或传播,如加强隔离,勤洗手,多通风,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场所,加强消*和疫苗接种。目前只有一种疫苗可以预防部分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疫苗,但它只针对肠道病*71型造成的感染,所以并不是注射了疫苗就不会患病了。
①不和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有亲密接触,疱疹性咽峡炎主要通过粪-口和呼吸道传播;
②家长尽量不要亲吻幼儿,不共用餐具,不用嘴吹凉幼儿的食物;
③注意卫生,培养幼儿勤洗手的好习惯;
④不去人多的地方,尽量少接触游乐设施,杜绝在外就餐;
⑤提醒幼儿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
⑥勤通风,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⑦保证幼儿睡眠充足,增强幼儿免疫力。
5
治疗
提示:疱疹性咽峡炎是病*所致,不擅自服用抗生素,一定要遵医嘱!
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家长要做好预防工作,如果发现孩子发烧不退的同时口腔里起水疱,医院进行治疗。同时,督促孩子加强锻炼,保持充足休息,以增强自身抵抗力。
温
馨
提
示
随着季节的转换、孩子的机体适应能力下降,造成呼吸道传染病的蔓延扩散。请家长朋友们对孩子每天早晚自检,如有发现幼儿有发热、流涕、咳嗽、皮疹、呕吐或腹泻等症状应停止送幼儿上学,同时应医院诊治,并把诊治结果如实告知幼儿园。预防传染病,我们应当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重要性。守护孩子的健康,需要你我共同努力,愿我们孩子都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