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升高,最令家长和医生头痛的传染病——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又如约而至了。因为两者都有很强的传染性,让许多家长谈“病”色变。
幼儿园每天晨检的时候保健医生和老师都要查看幼儿的口腔、手心等部位有没有异常的疱疹,如果出现可疑的“小泡泡”,老师首先不会让疑似感染的小朋友入园,医院就诊。可尽管这样,一些“隐性”感染者仍然会把这些病*传播到其它地方。
科普知识全覆盖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是一对“孪生姐妹”,均是由肠道病*感染引起的,主要引起粘膜和皮肤的溃疡和疱疹,大多数症状轻微,自然病程一般为7-10天可自愈。部分重症可引起心肌损害和神经病变,危及生命。两者主要通过胃肠道、呼吸道、接触传播。
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都起小水泡,区别究竟在哪儿?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致病原因虽然一样,但病症有所差别。咽峡炎只在咽峡部位出疱疹,而手足口在口腔和手足臀膝盖肘部等部位,通常会有疱疹或者丘疹。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已感染这两种疾病?每天注意观察孩子的口腔、手足及臀部有无疱疹,特别是对于不明原因的发烧及流口水、咽痛,拒绝吃东西的孩子。
手足口病重症患儿临床表现如果有以下特征,尤其是对于小于3岁的孩子,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医院就诊:
1.高热不退或发热持续三天以上;
2.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反应淡漠、易惊、肢体抖动、哭闹不止、无力;
3.呼吸、心率增快;
4.四肢末端发凉、出冷汗等。
请大家注意做好防护
这两种疾病都有很强的传染性,手足口病正式列入国家法定传染病,疱疹性咽峡炎虽然没有列入,但因其有传染性,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我们都应当隔离。手足口隔离至症状消失后一周,疱疹性咽峡炎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
特别强调:不可带病去学校或幼儿园以及人多的地方,会引起大面积传播。病*感染本身没有特效药,没有严重症状的,为避免交叉感染,医院,在家护理即可。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多喝白开水,居家保持空气流通。
怎样预防预防手足口病,接种疫苗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接种对象为大于等于六月龄易感儿童,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五岁以上不推荐接种,免疫程序为两剂次,间隔一个月。
另外,预防病*感染勤洗手,尤其在触摸口鼻前、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如厕后、接触疱疹、呼吸道分泌物后、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用洗手液或肥皂,用流动的水洗手。
撰稿:*倩
审核:闵晓梅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