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预防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温馨小贴士
TUhjnbcbe - 2021/7/14 14:15:00
白癜风早期的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a_6464182.html

随着手足口病和疱疹咽峡炎高发季来临,让我们家园共育,共同做好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防控工作,为黎安幼儿健康助力。

01

什么是手足口病?

定义: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也被称为"手口足综合征",是由肠道病*引起的常见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疱疹和全身发热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井展快,可发生死亡。

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是密切接触,接触被病*污染的手、洗漱用品、贴身用物、玩具、食具以及床上用品等都可引起感染;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被病*污染的水和食用污染的食物亦可感染。

02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定义: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由肠道病*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体为柯萨奇病*A型和肠道病*71型。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咽峡部疱疹,具有较强传染性。

传播途径:

该病具有较强传染性,潜伏期为3~5天,多通过呼吸道传播,粪-口传播也较常见,亦可通过接触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口腔疱疹液、皮肤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等造成传播,食用被污染的水及食物也可造成感染。

家庭防控措施

01

个人防护

1、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2、日常要教育幼儿注意饮食和手卫生,勤洗手,还可通过戴口罩等措施加强预防。另外幼儿自身应加强体质锻炼,并保证充足睡眠,以增强自身免疫力。

3、家长不带幼儿去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注意对幼儿的活动场所、日常用具、衣物的清洗消*,保证幼儿的日常卫生。

4、幼儿如发现发热、手、口、足、臀有疱疹需及时就医并告知班主任,一边幼儿园做好相应的消*隔离措施。

02

患儿护理注意事项

如果幼儿不小心患上了这种疾病,家长也不要慌张,及时去医疗机构治疗,第一时间报告班主任。

1、首先隔离患儿,不让患儿继续与其他幼儿接触,已接触者应注意消*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卫生。口腔内疱疹及溃疡严重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含漱或涂于患处。

3、注意勤换患儿的日常衣物、被褥,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托幼机构防控措施

1、做好传染病宣教工作,家园联动,一起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

2、加强晨检,守好校园的第一道门。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3、对于出现症状人员、确诊病例,做好隔离。

4、加强手卫生宣传,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七步洗手法)。

5、做好日常清洁消*工作,对幼儿可能经常接触的环境物体表面、玩具等加强消*;针对盥洗室各个环节加强消*。

6、做好班级全日观察,如果发现幼儿有咽痛、口腔溃疡、发热等情况,及时与家长联系,患儿及时就诊。

7、一旦发生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幼儿园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

疱疹性咽炎处置参照《手足口病防治指南》从严管理:

①发生1例疱疹性咽炎班级隔离两周;

②一周内同班级发生2例以上病例,停课二周;

③确诊病例患儿居家隔离二周,凭医学返园证明单返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预防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温馨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