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预防
天气逐渐转热,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等传染病进入高发期,为了幼儿的健康,接下来让我们共同了解一下这两种传染病的区别,以便更好地做出预防和应对措施!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由肠道病*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小儿。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
疱疹性咽峡炎与口腔溃疡的区别
病程表现
1.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在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生活中如何预防
①不和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有亲密接触,疱疹性咽峡炎主要通过粪-口和呼吸道传播;②家长尽量不要亲吻幼儿,不共用餐具,不用嘴吹凉幼儿的食物;③注意卫生,培养幼儿勤洗手的好习惯;
④不去人多的地方,尽量少接触游乐设施,杜绝在外就餐;
⑤提醒幼儿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⑥勤通风,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⑦保证幼儿睡眠充足,增强幼儿免疫力。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由肠道病*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A16型(CoxA16)和肠道病*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手足口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一般有三到五天的潜伏期,它的主要特征是在手、足、口、臀部出现皮疹;?之后患儿可能会出现高热或低热伴出疹,主要在口腔两侧出现黏膜疱疹;?后期出现溃疡,孩子感觉口腔疼痛,也不愿意吃饭。另外在他的手、足、口还有臀部出现小的皮疹有些是疱疹,部分含有疱疹液。
手足口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实际上是通过三种途径传播。
一是通过粪口途径二是通过接触传播三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家庭预防措施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3.当孩子体温低于38.5℃时,家长可以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并要注意给孩子补水。当体温超过38.5℃时,则应该给孩子服用退烧药了。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6.患病期间,孩子的消化功能减弱,饮食上应准备易消化的营养食物。出疹期间,尤其在口腔内水疱破溃成小溃疡期间,可以让孩子多吃一些流质饮食。病愈后可及时补充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加强幼儿膳食营养,注意食品安全,饮食锻炼搭配平衡改善体质。配合要求
1.请家长们做到避免带幼儿去人多的公共场合、保持室内外卫生清洁、对幼儿的用品勤消*等。2.请家长对幼儿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3.引导幼儿每日来园必须在保健医生处晨检后方可进班,同时离园后加强对幼儿的观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4.若发现医院治疗,请自行在家观察,避免疾病进一步传染。5.若确诊为传染病,请第一时间告知班主任老师。同时需在家隔离观察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幼儿,症状消失后再隔离观察七天,医院医医院开复课证明方可回园。幼儿园温馨提示
提示:虽然说起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大家会觉得比较惶恐,但是只要做好前期预防措施和严格的护理,同时加强锻炼,饮食健康,增强孩子的抵抗力,那么这也不是很可怕的事。
幼儿园会为小朋友提供干净卫生舒适的环境,同时希望家长们能够与我们共同配合,加强小朋友在家里的卫生保护。为了小朋友的健康我们共同努力!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