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
如何预防?
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强锻炼
天气逐渐转热,病*也开始肆意流行,疱疹性咽峡炎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在此,家长及幼儿园应做好预防各项防范措施,接下来让我们对疱疹性咽峡炎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以便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PART.1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由肠道病*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春夏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小儿。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
PART.2病程表现
1.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在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PART.3传播途径
1.粪-口传播,即病*通过大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又进入呼吸道或消化道传染人。
2.消化道及呼吸道传播,即通过疱疹性咽峡炎患者或隐性患者飞沫传播,或者食用被污染的不洁饮食而造成感染。
3.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被病*污染的食品、衣物、用具而传播。
PART.4如何预防
1.注意卫生,培养幼儿勤洗手的好习惯。
2.家长尽量不要亲吻幼儿,不共用餐具,不用嘴吹凉幼儿的食物。
3.提醒幼儿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不要吃生冷食物。
4.饮食尽量清淡,不宜进食过烫、辛辣、酸、硬等食物。
5.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尽量少接触游乐设施,杜绝在外就餐。
6.督促孩子加强锻炼,保持充足休息,以增强自身抵抗力。
7.勤通风,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定期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保证室内清洁以及温度适宜,勤晒衣被。
PART.5如何治疗?
1.疱疹性咽峡炎治疗周期为一周,患者需要积极配合治疗。
2.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3.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家长要做好预防工作,如果发现孩子发烧不退的同时口腔里起水疱,医院进行治疗。
4.密切观察病情发展、注意生命体征,对症治疗。发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高热不退及进食困难的患儿适当补充体液。
5.若小朋友感染了,他近期接触过的一切用品都有可能感染病*,应彻底消*,包括毛巾、漱口杯、玩具、餐具、床上用品、衣服,甚至是饮食饮水、排泄物等,都必须尽快进行处理。
6.常用的消*方法即开水煮15分钟以上,耐高温的产品推荐隔水蒸15分钟后再烘干;
7.不耐高温或无法蒸煮的东西,比如塑料制品、家具等,可以使用1:40稀释的84消*液浸泡或反复擦拭,要求作用时间15分钟以上(消*完成后注意要及时擦去残留的消*液,以防入口);
8.如果怀疑自家小孩得了手足口病,医院就诊,以防止进一步传染给他人。确诊轻症无需住院的患儿,可以居家隔离。居家隔离期间,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1小时以上。
●温馨提示●
随着季节的转换、孩子的机体适应能力下降,造成呼吸道传染病的蔓延扩散。请家长朋友们对孩子每天早晚自检,如有发现幼儿有发热、流涕、咳嗽、皮疹、呕吐或腹泻等症状应停止送幼儿上学,同时应医院诊治,并把诊治结果如实告知幼儿园。预防传染病,我们应当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重要性。守护孩子的健康,需要你我共同努力。祝宝贝们都远离病菌,身体棒棒!!
排版
张燕妮
审核
严艳
教育让生命更美好!
Educationmakesabetterlife!
招生对象:3-6岁适龄儿童
招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