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多彩五色土保护幼儿,预防手足口病和疱
TUhjnbcbe - 2021/5/3 17:47:00
北京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01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感染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病*类型以肠道病*71型(EV71)和柯萨奇病*A16为主,以发热伴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该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和儿童,夏季多发。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较多,可以通过口腔、呼吸道飞沫等传播,也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还可以通过共同使用玩具、餐具等传播。手足口病目前只有重型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1、尽量避免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昼量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2、注意通风,保持家居空气流通。

3、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4、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或不洁食物。

5、及时对孩子的衣物、寝具、玩具等进行暴晒和消*。

6、保证孩子多喝水,多吃疏菜和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

7、保证孩子睡眠充足,防止过度疲劳,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8、流行期间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请家长特别注意!

02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一种主要由人类肠道病*属的肠道病*71型(enterovirus71,EV71)、柯萨奇病*A组16型(coxsackievirusA16)、A组6型(CA6)及其他病*等引起的,以发热、咽痛、咽峡部疱疹和溃疡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以粪—口途径为主,也可通过呼吸道途径(飞沫、咳嗽、打喷嚏),可因接触患者粪便、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此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潜伏期一般为2-7天,与手足口病在临床症状、病原体、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等方面有一定相似性,两者易出现混淆。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儿的愈后良好,较少发展成重症。

预防疱疹性咽峡炎应做好以下几点:

1、注意个人手部卫生、不亲吻孩子、为孩子提供独立水杯和餐具;

2、患儿的隔离时间为被发现起至症状消失后1周,隔离期间尽量不与其他孩子或成年人接触,避免疾病传播;

3、由于肠道病*对外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建议将患儿使用过的玩具、床铺等进行清洗和晾晒,餐具等进行煮沸消*,生活环境勤通风换气。

03

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

病原体:两者均为肠道病*感染引起,主要为柯萨奇A组病*。

传染性:伴或不伴发烧,很多病例都未伴发烧,但传染性也是非常强的。

口腔黏膜疱疹:一般都会有口腔黏膜出疱疹的表现。

2.不同点

如何鉴别诊断:如果疱疹仅表现在口腔咽腭部位、悬雍垂的黏膜上或口腔其他部位,则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如果在手、足、口、臀、膝关节、肘关节等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这些部位不一定都出现皮疹),则诊断为手足口。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口腔未见疱疹,也可以先于口腔部位出现疱疹,之后再出现手、足、臀、膝关节、肘关节等部位的皮疹。

预后:疱疹性咽峡炎和轻症手足口病都是自限性疾病,但手足口重症病例会危及生命。

04

托幼机构是防控重点

⒈早期发现和及时隔离很关键:其中,保健医的晨检最关键,及时发现幼儿口腔有无出现疱疹,虽然幼儿本身没有不舒服的症状,但是病*已经在口腔入侵了,这时需要家长带幼儿就医或居家隔离观察。

⒉班级每日都会对幼儿触摸之处进行消*:如水龙头、门把手、毛巾、水杯、柜子、桌椅、玩具、楼梯扶手、厕所等。同时采取勤通风、指导幼儿正确洗手、每周每班紫外线消*等措施。

⒊家长要避免带孩子去公共场所,特别是空气密闭的场所,避免接触生病或可疑生病的幼儿。成人有可能是隐形传播者,所以家长也要注意身体健康和卫生习惯。

1
查看完整版本: 多彩五色土保护幼儿,预防手足口病和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