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突然发烧,家长以为是普通的嗓子发炎,拿点药吃吃就好了。于是医院看了,医院大夫让输液,并且两周内不能去幼儿园,是传染病。家长瞬间傻眼,跟医生了解情况,被告知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什么?和手足口病一样么?请看下表:
*主要引用《传染病控制手册(第18版)》
让我们来仔细了解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的区别
1、疱疹性咽峡炎就是在嘴巴里长了水泡,而手足口病不只是嘴巴里长水泡,手上、脚上、身上都可能有。
2、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是由一个“族群”的肠道病*引起的。这个族群里不同“族人”性格各异,所以发起脾气来也不太一样。有的只拿咽峡出出气,有的就到处“撒花”了。
3、当然,尽管每种病*“脾气“不同。但它们“生气”的时候都会发烧、出疹。因此,孩子一旦出现类似症状,家长应高度警惕,及时就医!!!切莫把手足口病误诊为疱疹性咽峡炎。
而且这些“族人”对孩子连续攻击,孩子的免疫系统无法识别这些“新面孔”。这时,家长更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带孩子太不注意了。
4、因为都是肠道病*,所以预防它们的袭扰,方法也是相似的。
怎么预防?
1、远离。在流行期,尽量减少到公共场合,如超市、室内游乐场、餐厅等。要避免和得了手足口病的孩子接触
2、卫生。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杜绝手足口病感染的重要方面。
一是手的卫生。因为手接触的物品非常广泛,它是一个病*的传播者。请查询视频学会正确洗手。
二是打喷嚏、咳嗽时,不能及时找到手帕时,可将口鼻掩入手肘部,尽量掩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三是尽量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餐具、玩具等,这些东西要尽量进行定期的清洗或者是消*。
3、体质。增强儿童自身体质。应注意让孩子多休息,多饮温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保持充足睡眠,多运动增强体抗力。
4、消*。主要包括患儿的粪便、排泄物,孩子的玩具、餐具还有其他用具,包括家里的毛巾,这些要定期进行消*。还有就是要及时晾晒被褥,另外照顾孩子的监护人要做到勤洗手,特别是便后洗手,或者照顾孩子之前一定要把手部清洗干净。
5、警惕。一旦发现孩子精神不好,高热,嗜睡,孩子表现拒食、哭闹等应及时就医。万不可自行服用抗生素!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自网络,因无法核实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高老师()
这里是孩子的摇篮!
这里是家长的放心乐园!
这里播撒着爱与希望的教育!
欢迎小朋友和大朋友们加入文德园这个大家庭来!
报名-
新悦心声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