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转暖,我国各省份已经陆续进入手足口病高发期,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部分省份9~11月还会出现一个次高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年4月全国手足口病报告病例已激增至11万例,约是3月上报手足口病例数的4倍,其中死亡病例4例。进入5月后,多省手足口病患儿的就诊数量明显增多。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传染性很强,属于我国法定报告的丙类传染病。
5月21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编写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年版)》正式发布,同时启动了全国手足口病规范防治宣贯项目,以进一步加强我国手足口病的临床管理,有效推进手足口病规范防治工作。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年版)》要点包含以下内容: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臀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个别患儿可无皮疹或仅表现为疱疹性咽颊炎,呈自限性,7~10天可痊愈。极少数患者可出现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循环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手足口病以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肠道病*属于RNA病*,尚无特效抗肠道病*药物,有研究显示,干扰素α喷雾或雾化、利巴韦林静脉滴注可有一定疗效,若使用利巴韦林需要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