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说,咬人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即便是到了五六岁乃至更大一些的年龄,咬人依然是孩子表达愤怒和反抗的有效武器。甚至在成人们之间,咬人也往往是我们防卫的最后手段。
对于被人咬伤,大部分人都存在认识的误区,认为人总比动物要干净得多,一般都是自行对伤口进行简单处理后等待自行痊愈。但最近一则新闻报道让我们对被人咬伤的严重后果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也有了警醒。
据媒体报道,广州广州番禺区新造思贤村的阿志右手中指被急于逃窜的偷鸡贼咬了一个花生粒这么大的伤口。由于当时没怎么在意,结果两日后中指的伤口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又红又肿。再后来居然突然发高烧,伤口又痛得要命,经医院化验显示伤口感染了“咽峡炎链球菌”。为了清除感染,阿志的手指做了好几次手术,最后不得不截去中指。
这就给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一个很好的警醒。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小朋友之间嬉戏打闹,小家伙们之间互相咬伤司空见惯,对于不是十分严重的咬伤,顶多是把孩子带回家拿点碘伏涂抹一下,安慰几句,很少有重视的。这样漫不经心的处理方式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据资料介绍,人的口腔内细菌有多种,加上人又是杂食动物,导致人口腔内的细菌比一般动物要复杂的多。从咬伤之后细菌的蔓延角度来看,人咬伤其实要比动物咬伤更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一旦被人咬伤。自己清理伤口其实并不稳妥,应该在两小时内由医生进行彻底地清理伤口和消毒。
尤其是小孩,身体免疫系统正处于逐步完善成长期,对各种细菌抵御能力本来就比较弱,被人咬伤后更应该谨慎处理。在节假日游玩过程中或者平常在幼儿园与小朋友玩耍过程中如果被咬伤的话,建议家长采取这样的应对措施:
1、医院外科进行清创消毒,防止炎症感染。
2、如果伤口较深出血,需要注射破伤风疫苗。
3、为保险起见,要注意询问医生,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疫苗。
4、在伤口愈合前不要碰水,保持干燥,定期消毒换药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