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伟)随着初冬的来临,病毒和细菌很容易大量繁殖,如何保障幼儿健康是家长、老师们非常关心的话题。为了进一步保障宝贝们的健康,请家长仔细阅读这份冬季幼儿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诺如病毒
每年11月到次年4月是诺如病毒爆发高峰期,可通过手、口、粪便甚至飞沫传播,能够引起急性胃肠炎。所有年龄段的人群对诺如病毒普遍易感,儿童、老年人及免疫缺陷者属高危人群。诺如病毒传染性强,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胃痛、腹痛、腹泻等,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2-3天,常被称为“冬季呕吐病”。
诺如病毒是什么?
诺如病毒是杯状病毒科的一种病毒。
感染诺如病毒,会怎么样?
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呢?
1.少去公共场所
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
2.开窗通风
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上午9~11时或下午2~4时,开窗10~2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做好个人卫生
勤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擤鼻涕)应立即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均衡饮食,提高身体抵抗力。
4.远离传染源
班级内如有幼儿呕吐时,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离开现场,减少感染诺如病毒的可能。如果孩子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一定要居家隔离,不要带病入园。
5.彻底煮熟食物,切断传播途径
避免进食未经彻底煮熟的食物。在超过摄氏80℃高温环境达30秒,诺如病毒便会死亡。因此,幼儿园要注意彻底煮熟食物,杜绝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避免病从口入。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染该病,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一般4~6月是高发季节,但部分地区在10~12月还会出现小高峰。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手足口潜伏期一般在2-7天。
1.勤洗手、讲卫生。
2.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4.患手足口病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常见于婴幼儿,多发于夏秋季。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在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
,时长00:29
1.尽量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2.孩子的用品和玩具要注意清洗,这样可以避免感染病菌,要教育孩子不要使用别人的物品,减少感染疾病的机会。
预防传染病,我们在行动
幼儿园是幼儿集中生活的地方,传染病的防控更是不容忽视。预防和管理传染病,是幼儿园卫生保健的重中之重。为了降低传染病的传播与细菌滋生,给幼儿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成长环境,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全园积极采取各项预防措施,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1.做好一日三检工作
幼儿园坚持做好晨检、午检、晚检的“一日三检”工作,为幼儿测量体温、检查口腔,幼儿的精神状态并及时记录,确保幼儿身体健康。
2.做好消毒卫生工作
班级保育老师坚持每天对教室进行多次开窗通风。严格按照规范操作要求,牢记不同物品的消毒方式。下午放学后会进行班级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后勤人员按照卫生消毒要求,对幼儿园园内以及户外进行全面清扫和消毒,做到了全覆盖,确保孩子们的幼儿园生活环境干净、整洁、卫生!
班级开窗通风
班级桌面消毒
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幼儿餐具消毒
厨房卫生清洁
3.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幼儿园持续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户外小游戏。老师们根据每天的气候变化,结合幼儿自身特点合理安排幼儿进行早操、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4.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冬季天气干燥,温差大,寒凉。幼儿园结合季节及幼儿生长发育规律,科学制定带量食谱。为孩子们提供营养丰富且性味平和的食物,如苹果、芋头、山药、银耳、绿叶菜等,使大脑及机体器官组织充分发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给家长的温馨提示
1.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不带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杜绝传染渠道,减少感染机会。
2.合理安排户外活动,可增强幼儿自身免疫力。
3.每天入园前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