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常见血清型有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4~6月是高发季节,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那么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是怎么传播的?怎么预防?
一、手足口病是由什么病原体引起的?
肠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至少20多种A组肠道病毒血清型可引起手足口病,以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柯萨奇病毒A6型(CV-A6)、柯萨奇病毒A10型(CV-A10)最为常见,其中重症和死亡多数由EV-A71感染所致。
二、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后痊愈。少数患者可出现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引起死亡。重症死亡主要集中在3岁及以下儿童。同一儿童可因感染不同血清型肠道病毒而出现多次发病。
三、哪些人群容易的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6月龄以下婴儿因有胎传抗体的保护发病较少,从6月龄开始发病逐渐增加,1~2岁儿童发病风险最高。低龄儿童发病后的重症、死亡的风险更高。
四、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患者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粪便,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奶瓶、餐饮具等物品或环境进行传播。患者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
五、同一名儿童会多次的手足口病吗?
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患者会对感染过的肠道病毒血清型产生保护性抗体,因此,感染同一肠道病毒血清型而重复发病的几率较低。但因多种肠道病毒血清型均可引起手足口病,且相互之间无交叉保护,因此同一儿童可能因感染不同肠道病毒血清型而多次发生手足口病。
六、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轻症手足口病患者和伴有无菌性脑膜炎患者可完全康复。伴有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并发症的重症患者可能会遗留肢体无力、肌肉萎缩、小脑功能障碍、神经发育迟缓、吞咽困难等后遗症,极少数危重患者救治不及时可能出现死亡。
七、手足口病有什么特效治疗药物?
目前肠道病毒无特异抗病毒药,以支持和对症治疗为主,早期识别重症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八、手足口病患儿居家治疗或隔离时注意哪些事项?
1.健康监护:患儿居家隔离治疗期间,家长及看护人应密切观察病情,如出现持续高烧、精神萎靡不振、昏睡、或肢体颤抖抽搐等,有可能短期内进展为重症,医院就诊。
2.居家消毒:每天清洁常接触的家具、玩具、地面等,每周用含氯消毒剂消毒1~2次。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或排泄物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或环境,清洁后要及时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3.做好隔离:居家隔离时限为患儿全部症状消失后1周,此期间患儿尽量避免外出,更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
九、日常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具体如下:1.进食前、如厕后、处理呕吐物或更换尿布后应洗手;2.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或个人物品;3.经常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物品表面,如家具、玩具等;4.避免与手足口病患者接吻、拥抱等密切接触;5.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6.为防止将病毒传染给别人,患病儿童应居家隔离至康复后一周。
十、有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吗?
我国自主研发上市的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发病、重症和死亡,对CV-A16等其他肠道病毒无交叉保护。接种EV71疫苗的适龄儿童为6月龄~5岁,建议尽早接种,低龄儿童尽量在12月龄前完成2剂次接种程序。儿童接种EV71疫苗后,再的EV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的几率很低,但仍有可能出现因感染非EV71的其他肠道病毒血清型而患手足口病。
编辑:刘茜
来源:湖南省卫健委健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