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夏秋两季,是手足口病的多发期,手足口病多见于儿童,因为儿童对于病菌的抵抗力较弱,身体免疫系统并未彻底成型,非常容易遭至病菌的感染,同时,儿童对于自身的卫生要求缺乏一定认知,普遍会做出例如啃食指甲,误食脏物等行为,这也是为什么将一系列病菌感染病症称为手足口病的原因,而其中最值得提防的,当属疱疹性咽峡炎。
如今正值夏季,各类病菌正处于活跃期,因此疱疹性咽峡炎的患病概率也会进一步的提升。
因此,各位家长了解相关疱疹性咽峡炎的知识,还是非常重要的。
01普及疱疹性咽峡炎之一: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属于一种特殊的呼吸道感染类疾病,属于病毒感染类的疾病之一。
造成疱疹性咽峡炎的元凶,就是一种肠道病毒的病原菌,柯萨奇病毒。
此类病毒往往通过粪口传播,在季节早期的状态下,也会通过人与人的分泌物和传染者四肢接触或者衣物接触感染。
简单来说,是一种病毒性的,感染类呼吸道疾病,且拥有非常强的传染性。而孩子的免疫系统不完善,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重点感染对象之一。
因此,家长们普及疱疹性的知识非常重要,而儿童感染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同样非常繁多,家长们也要保持一定的认知,以便于发现症状及时治疗。
02普及疱疹性咽峡炎之二:疱疹性咽峡炎有什么症状体现?
疱疹性咽峡炎因为是有病菌感染引起的,因此发病症状比较急,需要及时送医治疗,具体的症状有:
高热,咽喉疼痛,情绪不振,呕吐等等。
一般来说,如果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没有并发其他疾病,通常症状比较轻,不易发现,常常伴有的现象:
例如食欲不振,进食吵闹等等,往往都需要当心一下是否是因为疱疹性咽峡炎感染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多数疱疹性咽峡炎前期症状比较轻,或者干脆就没有症状,但并不代表后续其不会恶化,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因此,疱疹性咽峡炎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症状需要各位熟知,医院诊断时提供不小的确诊帮助。
具体症状表现为咽喉出血,通过喉镜等一系列医学手段探查,如果发现有2毫米左右的喉咙处的白色疱疹,就非常有可能是疱疹性咽峡炎的感染症状。
另外,此类白色疱疹在口腔的其他地方也有可能生成,后续持续得不到治疗,还会恶化成溃疡,需要及时注意检查治疗。
以上,是疱疹性咽峡炎的具体成因和各类症状,希望各位家长可以牢记于心,即使孩子没有此类症状,在夏日当头的季节,也要学会预防病症,遏制传染源,减少孩子感染的概率,维持孩子本身的健康。
03普及疱疹性咽峡炎之三:如何预防和遏制传染源?
上文有提到,疱疹性咽峡炎的感染病菌,多为柯萨奇病毒,而柯萨奇病毒主要是通过粪口传播和一些人体衣物的接触传播,因此,遏制这类源头,达到预防效果很重要,下面分享具体措施。
一、正值夏季,不要频繁亲吻宝宝
柯萨奇病毒主要的传染途径有一个,就是口传播,也是唾液传播。
对于大人来说,柯萨奇病毒很难突破成年人完备的免疫系统,达到入侵人体的目的,因此,在成年人身上携带柯萨奇病毒,是很难察觉的,如果这个时候大人再去亲吻孩子,很容易造成孩子感染,为了避免,最好减少亲吻宝宝的次数。
二、注意宝宝自身卫生,勤于更换衣物和洗手
柯萨奇病毒因为其粪口传播的普遍性,因此很容易从孩子不健康的手足口行为中无意摄入体内,从而造成感染,但我们很难去规制孩子正常的行为活动,因此,对于孩子衣物的整洁和身体的清洁就显得十分重要,希望家长们谨记。
三、养成宝宝病菌体检的习惯
在体检中,有一种体检叫做病菌体检,是专门用来检查孩子体内是否存在威胁性病菌的,如果孩子在当今的季节,可以做好病菌体检的措施的话,可以有效的管控孩子体内威胁的存在数量,从而以根本上减少患病的可能。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方法,同样的,此类方法还可以预防多种类似的病菌感染手足口病,如果在这样的保护下,孩子仍然感染了柯萨奇病毒,出现了疱疹性咽峡炎的相关症状,医院进行合理规范的治疗。
但在治疗中,同样有一些注意点不能忽略,如果没有谨慎科学的对待,很有可能导致病症残留,恶化的可能,接下来就来了解两个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可能存在的误区。
04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可能存在的误区:
使用抗生素治疗对于很多人的常识来说,如果是病菌感染,最为有效的就是抗生素治疗,其实不然,至少在抗生素涉及的治疗领域,对疱疹性咽峡炎并不能产生太好的效果。
抗生素很有可能将一些益生菌杀死,影响身体菌群平衡,可能短时间会延长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情,但从长期来说,并没有办法彻底治愈,另外抗生素的滥用还会产生耐药菌,对治疗产生的困难加剧,医院进行科学治疗,切勿滥用抗生素。
治疗不仅仅是退烧即可很多疾病将退烧看做病症消失的象征。
诚然,大部分的疾病都可以用退烧来判断治愈情况,但疱疹性咽峡炎,即使是孩子退烧,也是有残余的病毒存在的,这个时候,千万不能中断治疗,残余的病毒会反过来重新感染孩子的身体,造成复发的现象出现,一定要当心。
结语:夏季当至,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节,孩子的患病可能会相应增大,对于家长,一定要对此病症的发病原因和可能症状有一定的了解,以便于及时发现孩子病症,得到相应的治疗,同时也要避免踏入治疗误区,科学合理的配合治疗方案,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