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健康正前方夏季,这个病进入高发期家长们
TUhjnbcbe - 2023/9/27 18:34:00

封面新闻记者周家夷实习生范喆姝

近期,很多家长的朋友圈被“疱疹性咽峡炎”刷屏了,不少小朋友因此隔离在家。

封面新闻记者走访发现,4月以来,6岁及以下的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病例增多,有的幼儿园、小学低年级还出现一个班多例病例的现象,同期同班病例中有的诊断为“手足口病”,有的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

对此,成医院院血液肿瘤科主治医师金晟娴介绍,该院发热门诊疱疹性咽峡炎患者数量增加,主要以学龄前儿童为主,夏季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节,目前没有疫苗,容易会在小朋友之间传播,所以小朋友如果有以上描述的症状时,家长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医院找专业医师就诊,避免其他并发症的出现。

进入夏季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增多

疱疹性咽峡炎患者以发热、口腔疱疹为主要表现,所以一般就诊于发热门诊,“近期我院发热门诊的疱疹性咽峡炎患者确实有增多趋势。”金晟娴说,粗略估计,成医院每日发热门诊就诊患者总数约人,其中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的患者有30-80人左右,且以幼儿园小朋友为主,部分幼儿园因疱疹性咽峡炎聚集性发病甚至停课。

病*感染是疱疹性咽峡炎发病诱因

金晟娴表示,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体为柯萨奇病*A型和肠道病*71型。

其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粪-口传播,即病*通过大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又进入呼吸道或消化道传染人。

消化道及呼吸道传播,即通过疱疹性咽峡炎患者或隐性患者飞沫传播,或者食用被污染的不洁饮食而造成感染。

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被病*污染的食品、衣物、用具而传播。

金晟娴强调:“孩子病发的第一周传染性是最强的,携带着病*,随时成为传染源,导致其他孩子感染。需要进行隔离。”

疱疹性咽峡炎潜伏期有3-5天暂无疫苗

夏秋季,成都市气候潮湿,昼夜温差较大。“疱疹性咽峡炎发病率高,四季散发,但高峰一般发生在一年中温暖、湿润的季节,以夏秋季常见。而且,感染多见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存在聚集现象,其潜伏期3~5天。”金晟娴说。目前国内暂时只有手足口病的疫苗,可对少数引起疱疹的病*进行预防,但针对与疱疹性咽峡炎有关的柯萨奇病*,目前暂无疫苗。

疱疹性咽峡炎与一般咽炎有区别

如何区别疱疹性咽峡炎和普通感冒呢?金晟娴介绍,由于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普通感冒区别不大,因此很容易被误认为感冒而延误治疗。但普通感冒表现多为流鼻涕、鼻塞、咳嗽、咳嗽、咽干、咽痒、咽痛等。疱疹性咽峡炎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简单的说,疱疹性咽峡炎症状是孩子发热、喉咙痛、不愿意进食、不吞咽、口水特别多。疱疹性咽峡炎病症通常4~6日可自愈,少数至2周。

金晟娴特别强调,有些患儿可在手掌、足底、臀部等部位出现红色皮疹,这个可能为手足口病,需要立即就医。

疱疹性咽峡炎可能会出现支气管炎、肺炎、胃肠炎、脑膜炎、脑炎、败血症等并发症,如出现相关症状如精神系统异常:精神萎靡、嗜睡、呕吐、头痛、情绪激动或烦躁不安等,呼吸系统柜异常:安静状态、体温正常的情况下呼吸增快,及循环功能障碍,如冷汗、手脚冰凉、心率增快或减慢,应及时就医。

疱疹性咽峡炎因高热、患儿拒食、进食进水极少,可能出现脱水等情况,如有尿少、眼眶凹陷、哭时无泪、皮肤弹性差、精神萎靡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进行补液治疗。

预防儿童传染病勤洗手做好防护

对于儿童易发的传染类疾病要如何预防呢?金晟娴建议,首先,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吃生冷食物,喝生水,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再者,人接触儿童前,换儿童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其次,孩子的贴身衣物以及平时喝水容器等应保持干净卫生。第四,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但若需要出去,一定要对孩子进行防护,防止病菌侵袭。最后,如果室外温度变化较大,注意适当的增减衣物,减少孩子的不适感。

1
查看完整版本: 健康正前方夏季,这个病进入高发期家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