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日报·大益阳客户端记者文雨晨
浑身起皮疹、嘴里长泡、厌食发热……每年进入夏季,就迎来手足口病的高发期,这种由多种肠道病*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叶贵鸣介绍,在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做好防护是关键。
叶贵鸣介绍,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有20多种血清型都可引起手足口病,我国的手足口病病原以肠道病*71型(EV-A71)和柯萨奇病*A16型(CV-A16)较为常见。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而且治愈后非终身免疫,每到高发期都需做好预防措施。手足口病的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大多症状轻微,少数病例可发展为重症,如救治不及时可能危及生命,尤其是EV-A71病*感染。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呼吸道飞沫传播、消化道传播。儿童若接触被病*污染的手、毛巾、牙杯、玩具、食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容易被传染;已患手足口病的儿童通过咳嗽、打喷嚏将病*散播到空气中,其他儿童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后感染;另外,儿童食入被肠道病*污染的食物或水也会引发手足口病。
预防手足口病,应做到“三勤”,勤洗手、勤清洁、勤通风。儿童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一定要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持续至少20秒,达到杀菌的作用;经常接触的家具和玩具要定期清洁,尿布、衣物经常换洗与晾晒;保持室内通风,家长不带或少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不与其他患儿接触。此外,家长还应教育孩子不要吃生冷及来源不明、不安全的食物,避免病从口入。同时也应做好监护,在孩子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时,应及时送医就诊,根据医生建议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不去公共场所游玩,避免传染给其他健康孩子。
本文来源:益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