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安全middot保健疱疹性咽峡炎 [复制链接]

1#

疱疹性咽峡炎

——防治小知识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近期流行一种疱疹性咽峡炎,有一定的传染病,它常见于夏季,在每年4~7月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5岁以下儿童是高发人群,是一种常见的病*。

在此,家长及幼儿园应做好各项防范措施,接下来让我们对这两种幼儿传染病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以便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症状

01

发热、厌食、流口水

孩子突然发烧,体温在24-48小时内一下子窜到39-41℃,有的孩子会出现高热惊厥。

孩子发烧的同时,还伴有流口水、厌食等表现,有的孩子还伴有呕吐,甚至抽搐。

02

咽喉部有疱疹、溃疡

大概在孩子发烧的1-2天内,孩子的咽喉部会出现灰白色小疱疹、溃疡、化脓性白斑。

除了咽喉部,软腭、舌头等其他口腔部位也会出现,这些小疱疹、溃疡非常疼,导致孩子咽喉痛、厌食。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

孩子得了疱疹性咽颊炎,在刚开始的3-5天是潜伏期。然后的1~2天,孩子会突然高烧38~40℃,并开始出现咽痛等症状。

随后,孩子上腭黏膜开始出现水疱,水疱爆开后就形成溃疡。溃疡的疼痛,会让孩子不想吃东西,甚至呕吐。

小儿疱疹性咽颊炎具有传染性,但它主要在儿童之间传播,所以大人亲吻孩子导致感染的几率较小。

大人不要随便亲吻孩子,特别是嘴和手。因为感冒、口腔疾病、肠胃疾病、流行性肝炎等都会通过唾液传播。

90%以上的成年人体内都携带有疱疹病*,而这种病*就潜伏在唾液腺中。

孩子免疫力很弱,疱疹病*一旦通过亲吻进入孩子体内,很可能会对孩子造成致命的伤害。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

居家隔离

如果发现孩子得了疱疹性咽颊炎就不能去幼儿园了,要在家退烧、休息,家里如果还有其他孩子,也要及时做好隔离。

因为是病*感染,所以抗生素(对抗细菌)没有用,不要给孩子随便服用抗生素。

在孩子1-2周的病程中,家长要遵循下列三点:

01

退烧

高烧是疱疹性咽颊炎的突出特征,家长可以对孩子进行物理降温。比如温湿敷、温水澡、少穿衣服等(高烧捂汗容易脱水)。

但孩子体温超过39℃时,应给孩子服用退烧药,以防孩子高热惊厥。如果孩子持续高烧超过48小时。呼吸困难、频繁呕吐、抽搐、浑身发软或嗜睡,就要及时就医。

02

补水

高烧的孩子要多补充水分,防止脱水,但因咽喉溃疡非常疼痛,孩子大多会拒绝喝水、进食。

所以要给孩子选择流质、半流质食物,如牛奶、菜粥等,少量多次的哄喂孩子喝凉白开。

03

不要乱用抗生素

有的家长说用抗生素去预防,这是不科学的。因为抗生素是杀菌和消炎的作用,却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如果家长给孩子乱用抗生素,还会导致菌群混乱,无形中会延长病程,加重病痛。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

01

养成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可有效预防此类疾病。

孩子饭前、便后、进门都要养成先洗手、洗干净手的好习惯。

孩子的日常用品、玩具等,及时做好清洁和消*。

02

高发期少出门

疱疹性咽颊炎高发期,不要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流动性差、儿童聚集的公共场所。

人越多,接触患儿的几率就越高,就越容易交叉感染。

针对疱疹性咽颊炎的高发期,幼儿园将加强晨检及日常观察,并从彻底清洁、消*入手进行了一系列预防措施。

早上幼儿入园保健老师大厅晨检,晨检合格方可入园。如幼儿在园有发热、疱疹、咽痛等疑似症状,教师会第一时间联系家长及时就医,以防给幼儿延误病情。

每日晨间检查幼儿杯子每日消*班级橱柜清洁消*班级地面清洁消*

班级紫外线灯

消*

户外大型玩具清洁消*

餐前“清-消-清”

幼儿正确洗手

温馨提示

如经医生确诊为疱疹性咽颊炎,要第一时间与班级教师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做好消*、隔离等预防及缺勤追踪记录等工作,并请在医生确诊痊愈后,到淳溪中心卫生院开复课证明后方可让孩子来园。

希望在家园的通力合作下,能更好的预防疱疹性咽颊炎,确保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制作:高淳区浅水湾幼儿园保健室

积水为海,破茧成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