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孩子入园后老生病先看看奶奶有没有这样做 [复制链接]

1#

三岁娃第一次入园

想要少得病

必须注意这四点

固生堂中医

入园

?

一眨眼,暑假已经过了大半,还有两周,宝宝们就要回到幼儿园了。很多家长高呼万岁,但也有家庭“如临大敌”,因为自家宝宝将迎来人生第一个挑战:首次踏入幼儿园。

入园第一周,哭闹个三四天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有家长甚至说,“入园头三个月,有两个月都在生病!”

有这么恐怖吗?

医生说,孩子初入园之所以容易得病,主要因为三岁左右的幼儿免疫功能仍不完善,面对生活环境突然转变,加上要与二三十人长时间共处一室,环境内细菌增多,交叉感染下比较容易得病。

建议

?

秋季开学,幼儿园有哪些流行病?

●秋季要特别注意呼吸道感染

幼儿园人多口杂,如果飞沫、鼻涕处理得不及时,就容易传播病菌。刚入园的幼儿最常见的疾病是上呼吸道感染,就是感冒,感冒处理不好就会发展为气管炎、肺炎。

●手足口不是高发期,但也要留心

让家长较为安心的是,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一般在春夏之交,即4月至6月,秋季相对好一些,正常情况下不会大规模爆发,但是不排除有个别孩子感染的可能。

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的隔离时间是从发病当日起14天。家长们要谨记,孩子即使症状完全消失,也要按规定做好隔离。有些家长在孩子退烧后就立刻送回幼儿园,这样做很容易复发或者传染给其他孩子。

●肠胃疾病也高发

秋季腹泻也是幼儿常见病的一种,入园后,饮食、排便等生活习惯的改变,也容易引起肠胃方面的疾病。

尤其注意的是:有一种饿,叫爷爷奶奶觉得你饿!老人家喜欢在接放学时给孩子加餐,这种做法是不妥的,为什么呢?

入园少生病,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下午放学不要加餐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总觉得孩子在幼儿园吃不饱、吃不好,于是放学一接上孩子就塞面包。从下午四点放学,到晚上九点睡觉,中间这四五个小时里,下午茶、晚饭、宵夜密集地往孩子肚里填,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积食。

积食会造成睡眠不安,内生燥热,加上外感风寒,便很容易感冒发烧。因此,刚入园的孩子,应该尽量维持入园前的饮食习惯,并且饮食要清淡,燥热、生冷的食物都要避免。

●勤洗手

孩子入园前,在家训练好正确的洗手习惯,入园后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机会。

●多喝水,多运动,多出汗

刚入园的三岁娃,大多以室内活动为主,运动量偏低。在天气适宜的情况下,在周末要多到户外运动,晒太阳,适当出汗,增强免疫力。

●入园新生活,家长比孩子更需要适应

家长要摆正心态,要让孩子保持正常作息,每天七点起床,每晚九点前睡觉。有些孩子会在刚入园时对家长特别依赖,夜里不肯睡觉,非要黏着爸爸妈妈。如果家长心软,纵容孩子晚睡,会导致孩子隔天精神不好,更难适应幼儿园生活。

贴士:带上小伙伴,宝宝入园不哭

●宝宝被子

在幼儿园午睡,没有了家长的陪伴,刚入园的孩子会感到不安,很难入睡。这时候,一条在家常用的薄被子,能显神效!被子上有宝宝熟悉的气味,也带着家的味道,能够给宝宝带来安全感,帮助入睡。

●心爱的小伙伴

同样地,带上一只在家经常玩的玩具,让宝宝有熟悉的东西做伴,减少对陌生环境的抗拒。

●专用水杯

预防疾病,多喝水很关键,但宝宝在幼儿园不比在家里,有家长经常监督喝水。因此,带上宝宝专用的水杯入园,在里面放一些罗汉果茶、蜂蜜水,能吸引宝宝多喝水。

以上支招由固生堂中医儿科刘蓉医生指导

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挂号

医生

?

刘蓉主治中医师

简介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硕士研究生毕业,毕业后一直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熟悉儿科常见病多发病。

擅长

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擅长哮喘、过敏性咳嗽、过敏性鼻炎、急慢性扁桃体炎、厌食、疳积等。

出诊信息

广州东湖分院逢周一晚上

-END-

点击“阅读原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