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之春
让科学点亮生活
前段时间,
小编9个月的宝宝被传染而引起口腔疱疹,
高烧不退,反反复复
第二天
舌头和咽喉部
可见数枚大小灰白色的疱疹,
周围有红晕,
飞速抱起宝宝
医院,
医生诊断疱疹,
病*感染
好在经过一星期的治疗,终于好了......
每年这个季节都是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儿科门诊经常是人满为患,其中疱疹性咽峡炎多时可过半数。专家提醒,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都具有传染性,医院对症处理外,家长还要做好健康监护、居家消*等工作。
首先了解一下,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区别。
01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由肠道病*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系不同型病*引起。
对于不会表达自己的婴幼儿,常见的症状包括厌食、流涎、呕吐、烦躁不安等;年长儿童的常见症状包括乏力、头痛、咽痛、吞咽困难和腹痛等。
01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
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引起,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主要通过接触患者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粪便,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餐饮等物品传播。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一周左右可自愈。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发生死亡。
治疗和预防
目前没有任何抗病*药物证实对肠道病*感染有效,治疗和护理的重点是缓解不适,预防由于咽痛、进食减少造成的脱水。当孩子因为发热感到不舒服时,可以按需使用退热药物。
●高危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
如何更有效地预防,减少感染概率呢?
首先,家长要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指导儿童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洗手;家长接触儿童前、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婴幼儿尿布要及时清洗、消*;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婴幼儿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其次,尽量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第三,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避免延误治疗并导致严重后果。
第四,居家治疗的患儿应避免与其他健康儿童接触,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处理。
手足口病有疫苗接种,专家提醒: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目前手足口病疫苗“肠道病*EV71型灭活疫苗”只能预防EV71病*引起的手足口病,并不能预防由其他肠道病*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接种EV71疫苗后,保护率可以达到95%以上,孩子得手足口病特别是得重症手足口病的机率会明显下降,患手足口病导致死亡的可能性也会下降。
虽然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目前没有相应的疫苗,但必须要做好预防工作。
“可防可治,重在预防,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被子”,大家牢记在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有效的预防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生。
编辑:张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