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疱疹性咽峡炎和他的ldquo老表 [复制链接]

1#
中科医院专家 http://pf.39.net/bdfyy/bdfzj/

和他的“老表”

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后都是和的高发期。最近逐渐多了起来,多数孩子的嗓子里都是烂得一塌糊涂,高热不退的也不在少数。的孩子也有不过相对少些。大家可能会问:这两个听起来毫不相关的病为什么放到一起来讲?现在咱们共同了解一下它们的今世前生。

病原体同是。柯萨奇病*是导致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导致疱疹性咽颊炎的主要是A1-6,8,10,22的亚型,导致手足口的主要是A16的亚型。不同的是:虽然主要病原相同,但少数手足口病可由肠道病*71型(EV71)导致,EV71型病*所致手足口病常常比较重。疱疹性咽颊炎还可由肠道病*、疱疹病*引起。

传染性二者的传染性都很强,易造成群体发病。早教中心、幼儿园等孩子密集的地方。手足口病原来根本算不上啥大毛病。但自从,08年,安徽阜阳发生较为集中的手足口病疫情,并出现危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后,08年5月卫生部将手足口病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因属于法定传染病,所以咱们有开办幼儿园或早教中心的一定要做好入园检查,以防规模流行。

临床表现两者几乎都都伴有发热,均可在口腔内见到疱疹、溃疡。因二者临床症状有相似之处,尤其病程初期,所以在疾病初期当手、足未出现皮疹前可能会被诊断为疱疹性咽颊炎。曾经有家长抱怨:“医生头一天说俺是疱疹性咽颊炎,结果第二天手上就起疱疹了,我觉得他给俺误诊了。”其实这不能算误诊。只是这个医生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两个病之间的关联。

手足口病:多数手足口病发热不高,热程1-2天。口部疹子、溃疡位置偏口腔前侧(唇部)及口周(如图),同时伴发手、足皮疹(所以称为手足口病),有的患儿在臀部皮肤也可看到红疹更有甚者可能累计膝关节。极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炎、脑炎等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危重型患儿多有肠道病*71型引起。可惜的是咱们基层根本不能明确到底是哪一型,不过万幸的是咱们桐柏的多数都不很严重。

疱疹性咽颊炎:疱疹性咽颊炎由于由柯萨奇病*不同的亚型引起,所以临床表现差别很大,有的很轻,有的却很重,不同年龄临床特点也不太一样。重的起病急,高热起病,体温可达39——40℃或更高,约2——5日后下降,还有烧的更长的。体温特别高时甚至会发生高热惊厥。患儿烦躁哭闹明显,有的患儿可有呕吐及腹泻。轻的仅有1-2天的轻中度发热。

小婴儿常表现为拒食拒水,口水增多非常明显。这是由于患儿咽颊疱疹溃疡后造成咽部疼痛,婴幼儿不会诉说,以拒食以减少吞咽,口水多也是减少吞咽所造成的。小婴儿口水明显增多时这个疾病比较典型的症状,但容易被家长忽视,大的孩子多数常会说嗓子疼。

医生检查可发现咽峡充血特别明显,舌腭弓、软腭、硬腭及悬雍垂处有浅灰色的小疱疹,直径1-2毫米,周围有红晕,2-3天破溃为白色溃疡,疱疹与溃疡常同时存在。病损数目多至5-10个甚至更多,也可少至1-2个,多集中在咽颊部,偶尔可在扁桃体及舌部见到单个疱疹或溃疡,颊粘膜比较少见。可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

治疗:二者都是病*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常不需特殊治疗,一般不建议使用抗生素,可以选用中医中药。皮疹一般不需处理。多饮水、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就可以了。短则2-3天即好,一般一周,严重的会比较长。

传播正确的知识,传递正能量,我在行动

儿科吕医生科普知识普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