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健康保卫站预防疱疹性咽峡炎健康宣教 [复制链接]

1#

近日,朋友圈都在疯传:“近期疱疹性咽颊炎流行,比手足口病还厉害,一定要小心。”真的是这样吗?别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疱疹性咽颊炎个什么东东吧?

疱疹性咽峡炎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实际是一种由肠道病*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冬季节,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7岁,以发热、咽红、咽痛、上颚粘膜水泡为主要症状。疱疹性咽峡炎为自限性疾病,大多数症状轻微,病程一般在1~2周。

疱疹性咽颊炎VS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同属于肠道病*感染,但疱疹性咽峡炎以A组柯萨奇病*感染最为常见,而手足口病以柯萨奇病*A16型和肠道病*71型感染最为常见。另外两者在发病部位上也有所区别,疱疹性咽峡炎表现为咽部出现疱疹,而手足口病除了口腔,还会出现手掌、足底、臀部或腿部的斑丘疹或疱疹。

疱疹性咽颊炎的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以粪—口途径为主,也可通过呼吸道途径(飞沫、咳嗽、打喷嚏),可因接触患者粪便、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此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得了疱疹性咽颊炎怎么办

疱疹性咽峡炎看起来比感冒要严重很多,但是和感冒一样,依然是无特效药的疾病。大约7-10天,宝宝可自愈。但是,疱疹性咽峡炎会令孩子非常不舒服,比如咽喉痛、发烧等,还是需要采取一些对症处理的。

口腔及咽喉有疱疹

咽喉及口腔有疱疹会很疼,会影响孩子进食。可以用温开水或盐开水给孩子漱口,给孩子吃一些温凉的流质或较软不需要咀嚼的食物,鼓励孩子多饮水。

发烧

对于轻、中度发热,以物理降温为主。体温超过38.5℃时,可给予退热药。

如何预防疱疹性咽颊炎?1.别凑热闹,少去人多的地方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接触传染,所以,尽量避免到人群拥挤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

家长不要亲吻孩子,不和孩子共用餐具,不要用嘴吹凉孩子的食物。

已经得了手足口病或者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至少需要隔离两周。

2.勤洗手,家长自己莫忽视

孩子在外出回家后、饭前便后、打喷嚏后,家长或看护人在接触孩子前,或替幼儿更换衣物、处理粪便后,要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3.勤清洁,做好消*工作

孩子餐饮具、奶瓶使用前要煮沸或高温消*;玩具及地面、家具等表面要每周清洁;尿布、毛巾、衣物、被褥等应经常换洗与晾晒。

4.多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居室要经常通风,家中应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温馨提示

当孩子患病时,家长应积极就诊并配合幼儿园和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做好隔离(隔离2周)、采样和消*等工作。

责任主编:林淼娜

供稿:曾一凡

版面编辑:张素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