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儿科严医生儿科严医生收录于话题#皮疹之手足口病3个
前天有个家长
“孩子近一周四肢和臀部皮肤、口腔黏膜有疱疹,进食时明显疼痛,但没有发热,会是手足口病吗?和她玩的一个宝宝今天突然发热,会不会是她传染的”
手足口病很容易诊断。
因为其具有特征性的口腔黏膜、舌头、牙龈、手、足的疱疹。部分孩子身体的其他部位也会出现疱疹,比如前胸、后背、四肢、会阴和臀部。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导致,除上述特征性疱疹外,另一常见症状就是发热。
只不过相对肠道病毒导致的另一常见疾病——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患儿的热度通常较低,发热持续时间也较短。
但并非所有手足口病患儿都会发热。
(△摘自21版《尼尔逊儿科学》。黄标内容的意思是:它通常是一种轻微的疾病,有或没有低烧)
所以,即使孩子没有发热,我们也可根据其皮肤、黏膜的疱疹特点做出临床诊断。
另外,手足口病患儿不论有无发热,都具传染性(可通过疱疹的水疱液、口腔以及呼吸道分泌物、粪便传播)。但患儿是否需要隔离以及隔离多长时间有一定争议,因为手足口病总体上是一种轻微的疾病(mildillness)。
就我看来,患儿在急性期(比如患病的头一周,尤其是疱疹没有愈合时)传染性强,要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的暴露,尤其是避免暴露于儿童密集场所,否则很容易感染其他儿童。
另外,即使患儿疱疹愈合,临床症状和体征都消失,仍可通过大便持续排出病毒达数月之久。所以,手足口病患儿应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更换含有粪便的尿布,否则容易播散病毒。
目前又进入手足口病高发期。因为多种肠道病毒可致手足口病,所以一个孩子(甚至成人)即使以前患过手足口病,也可再次感染。
尽管绝大部分病例呈现比较轻微的临床经过,但每年还会有个别孩子出现危险的并发症。所以家长需要了解手足口病患儿的日常管理和看护知识。
原标题:《手足口病可以不发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