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手足口病高发季,如何科学预防识别和隔离 [复制链接]

1#
<

春季开学后

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

学校及托幼机构

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升高

感染手足口病会出现哪些症状?

预防措施有哪些?

一起了解↓↓↓

感染后会出现哪些症状?

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0—5岁儿童易感染,主要表现为以下症状:

手足口病以发热、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为主,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绝大多数患者的症状较轻,少数患者会出现神经系统或心肺系统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致病病原是什么?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感染引起的:

常见的病*型别包括肠道病*71型(EV-A71)、柯萨奇A组16型(CV-A16)、柯萨奇A组6型(CV-A6)和柯萨奇A组10型(CV-A10)等。

在重症病例中,EV-A71感染比例较高,目前有针对此型别病*的EV-71疫苗,建议5岁以下儿童家长根据孩子的身体情况进行接种。

需要注意的是,肠道病*各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力,接种疫苗并不能一定避免再次患病。

为何会感染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途径较多,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玩具、水杯等物品或环境均可被感染。

此外,呼吸道飞沫、咳嗽等也能够传播病*。

预防措施有哪些?

■建议老师和家长:

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培养孩子在使用公共物品后和饭前便后正确洗手的卫生习惯;

使用公共物品前应先消*,孩子常接触的物品、使用的玩具、餐具等应定期消*;

做好家庭日常用品的清洁和消*;

如果孩子出现发烧或发生皮疹的情况,应及时就医,手足口病传染性强,确诊的患儿不要送至幼儿园或学校等公共场所,待患儿的症状完全消失后7天才可复课。

及时接种EV-71疫苗。该疫苗仅对肠道病*71型有保护效果,因手足口的病原体较多,所以无法完全抵抗手足口病。但我国约一半的手足口重症病例为该型别感染,因此该疫苗对预防重症手足口病有极大意义。

该疫苗接种对象为6月龄-5岁儿童,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1岁及以上儿童越早接种越好。

■建议学校和幼托机构工作人员:

定期对儿童的被褥和物品等进行晾晒消*;

定期用含氯消*剂对玩具、教具浸泡消*;

加强对教室、图书馆、学生宿舍等生活、学习场所的消*,勤开窗通风。

孩子感染手足口病了怎么办?这种病严重吗?

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一般在1周内痊愈,无后遗症。少数患儿发病后迅速累及神经系统,表现为脑干脑炎、脑脊髓炎、脑脊髓膜炎等,而发展为循环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患儿病死率高。

简单地说,大部分都是轻的,但是少数如果累及到脑部、肺部、心脏的时候,表现严重而无及时治疗的话,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而判断患儿是否是重症手足口病的方法有很多,医院里,作为家属主要注意几点:

1.持续高热:体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2.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头痛、眼球震颤或上翻、呕吐、易惊、肢体抖动、吸吮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

3.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分;

4.循环功能障碍:心率增快(>次/分)、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皮肤发花、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2秒)。

如果患儿在家中出现这些情况,医院就诊治疗。

家里有两个孩子怎么办?会不会传染?怎么预防?

“极有可能,因为手足口病的易感染人群是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而该去怎么预防呢?隔离。

因为患儿在发病前数天即有传染性,通常发病一周以内传染性最强,所以如果还没有表现出来被感染的迹象的孩子,隔离是最能保护他的方法之一。

隔离时长:由于“患儿疱疹液中的病*含量大,破溃时病*即溢出,咽部分泌物的排*时间可持续1~2周”,所以隔离时间要等到口、手、足、臀溃疡及水疱结痂后才能结束。

迅速切断传播途径:勤洗接触病人的手,处理好病人密切接触的毛巾、手绢、牙杯、玩具、床上用品等。

做好这些后,剩下的就是观察了,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因此等这几天过去了,孩子如果还是快乐如旧,那基本上就不要担心了。

对于手足口病,

家长朋友们不必过于惊慌

绝大多数是普通型

属于自限性疾病

所以我们对症处理

缓解不适等疾病消退就好

如识别出重症及时送医

遵医嘱处理

编辑

小融

初审

陈浩

终审

徐公

为陕西教育点亮

↓↓

原标题:《手足口病高发季,如何科学预防、识别和隔离,家长一定要注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